行业论坛

  • 节能建筑发展趋势

    张庆风;陈萍;

    分析了节能建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障碍,并根据对国外建筑节能技术和法规建设的研究,结合建筑节能"十一五"期间的重点任务,对节能建筑的发展趋势及当前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措施进行了较为系统地阐述。

    2007年04期 No.194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开拓人类社会美好的地热供暖循环经济

    王万达;

    抽取地热水到地面,经换热器放出热量给室内供暖循环系统,放热后的地热水再回到地下循环供热。实现循环供热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地热资源供应能实现持续循环;二是市场运作能实现经济循环,目前在中国有地热资源的地区已经可以得到市场的认可。中国有地热资源地区与巨大的供热市场相结合可以有许多开拓地热供暖的机会。随着地面辐射板采暖等相关技术的实施,使更多的温度较低的地热资源有机会得到利用,实现要求带有回灌系统的地热供暖循环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2007年04期 No.194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建筑节能及节能建材发展动向

    李林;

    建筑节能是现代建筑技术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其核心是减少建筑能耗,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因此,积极开发和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对于改善人们居住环境、降低建筑能耗、缓解能源的供需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环保价值。概述了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节能建材在建筑节能中的地位,同时阐述了外墙外保温技术,指出了节能建材的若干发展方向。

    2007年04期 No.194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供热采暖与“行为节能”

    邵宗义;陈红兵;史永征;

    冬季供热采暖期是我国广大北方地区的能源消耗高峰期,由于我国采用的供热采暖形式较为单一,曾多次出现燃料供应紧张状况。建筑结构本身存在的保温问题、供热采暖系统存在的失调问题,加上人们对日常节能工作的忽视,都造成了有限能源的浪费。以实现建筑节能的阶段性目标为目的,结合近年来对建筑采暖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肯定了"行为节能"的做法,并提倡用户在整个冬季供热采暖过程中采用各种各样的节能手段和方法,有效地降低建筑供热采暖能耗,节约能源。

    2007年04期 No.194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正>天津市走在全国建筑节能前列天津市在住宅建设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走节能降耗之路,坚持不欠资源账、不欠环境账、不欠百姓居住品质账三个"不欠账",建筑节能综合效能走在全国前列。记者今天上午从

    2007年04期 No.194 5+9+21+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节能技术

  • 关于屋顶绿化节能技术化问题

    唐鸣放;李耕;

    建筑节能提倡采用生态节能技术,尤其是建筑绿化节能技术。围绕屋顶绿化的节能技术化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了屋顶绿化节能效果影响因素,提出了屋顶绿化节能性能参数的确定方法。

    2007年04期 No.194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夏热冬暖地区住宅建筑节能措施

    唐平安;凌云;曹荣光;

    夏热冬暖地区夏季能耗较高,其建筑节能的重点是降低夏季的空调能耗。自然通风可以为居住建筑改善空气品质,并最大限度的减少空调使用时间,改善室内热环境;而建筑外遮阳技术也可以有效降低空调能耗,同样可以减少空调使用时间。在夏热冬暖地区自然通风和建筑外遮阳技术是建筑节能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04期 No.194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墙体节能

  • 既有建筑墙体节能改造实现的关键因素研究

    孙诗兵;田英良;许威;李春丽;

    比较了既有建筑墙体节能改造与新建建筑墙体节能施工的区别,研究了既有建筑的墙面构造、建筑环境和节能改造工期的特点,分析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对外墙面粘结强度、施工环境和施工工期的要求,指出了适合于节能改造的外墙保温体系的技术路线。

    2007年04期 No.194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利用空心砌块构筑通风墙体的效果分析与模拟

    陈刚;刘泽华;蒋新波;

    根据新型空心砌块构筑成居住建筑外墙后,空心孔洞上下贯通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其中的一个空心孔洞作为通道,利用经常开启的厨房和卫生间的排风机作为动力、对室内进行通风的技术途径,并用CFD手段对某一典型房间的通风效果进行模拟。从模拟结果分析,通风效果良好,可有效解决城乡室内空气环境恶化问题,达到节能的目的。

    2007年04期 No.194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2K]
  • 外墙外保温的应用及其质量控制

    阚百宁;

    在建筑施工中,发展外墙外保温技术已成为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概述了外墙外保温体系的特点,介绍了几种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及其工艺流程,并从材料、设计和施工三个方面分析了外墙外保温施工的质量控制。

    2007年04期 No.194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节能设计

节能材料

  • 相变材料与建筑基体复合的相变维护结构热特性探讨

    刘星;邱林;

    将相变材料与建材基体复合,构筑成一种新型相变蓄能建筑维护结构。这种建筑维护结构可充分利用夜间低价电蓄热,供次日白天的辅助热源,降低采暖系统的投资与能耗,改善室内环境。主要探讨了相变材料与石膏等建筑基体复合后相变建筑维护结构的热特性。

    2007年04期 No.19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新型环保节能建材秸秆砌块的发展与应用

    张琳琳;鲍继峰;

    发源于美国的秸秆砌块建筑可以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生态建筑,其取材方便,加工简单,造价低廉,性能优良,非常适合我国现在的国情,对于缓解紧张的资源,降低环境污染,满足人们追求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秸秆顺应了建筑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向。

    2007年04期 No.194 38-3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施工技术

  • 建筑节能及外墙保温施工技术

    刘芳地;

    随着对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技术也在日益加强,尤其是外墙保温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建筑节能技术。建筑中常使用的外墙保温在具有优势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通过对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途径。

    2007年04期 No.194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空调节能

  • 某大型空调系统能耗分析

    侯志坚;连之伟;蔡志军;姚晔;柯丕乾;

    能源问题是决定我国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某大型空调系统能耗进行了测试和分析,表明冷机实际COP低于其额定COP,并且空调箱能耗占到30%~50%;另外,对系统的负荷分析表明,造成系统的供需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该系统设计本身所造成。因此,对空调系统优化运行是节能改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时,如何优化空调系统各级的设定参数以及系统的划分,将会从根本上提高系统冷负荷的供需比,从而大大减少系统能耗,可为大型空调系统的运行人员、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2007年04期 No.194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 商业建筑中央空调节能技术实现及投资模式分析

    陈文;袁立新;

    介绍了智能模糊控制技术在商业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实现与应用,从节能分析、技术原理、改造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案例对项目的经济收益和EMC商业模式进行分析,为同类型酒店、写字楼、大型商场等商业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2007年04期 No.194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供热节能

  • 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地下土壤温度场变化的研究

    陈贺伟;杨昌智;

    在分析垂直埋管各种模型的基础上,选择线源模型对垂直埋管地源热泵的地下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计算地下温度场达到热饱和时候埋管壁温度的变化。比较了在考虑埋管间相互影响的情况和不考虑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埋管壁温度的变化、埋管的埋深对地下温度变化的影响等。提出了几种避免地下温度场发生变化的方法。

    2007年04期 No.194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1K]

建筑环境与节能

  • 不同城市自然通风建筑热舒适状况研究

    叶晓江;周正平;连之伟;蒋淳潇;

    通过上海、长沙自然通风建筑内进行的人体热舒适调查研究,并结合有关文献中北京和天津热舒适研究的成果,对我国目前不同城市自然通风建筑内热舒适状况进行探讨。结果认为,我国自然通风建筑内热中性温度均略高于ASHRAE推荐范围,采用实测的舒适温度作为空调温度可节约大量的能量。

    2007年04期 No.194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 过渡季节西安地区住宅居住热环境调查研究

    刘刚;郑庆红;

    对西安市居民在过渡季节中其住宅的居住热环境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和整理得出,在过渡季节西安市居民对居住热环境是基本满意的,但对自然通风和照明效果的不满意率较高。因此,对建筑结构及通风进行优化设计对实现绿色与健康的住宅居住热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2007年04期 No.194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 送风温度对多热源置换通风效果影响的研究

    王晓彤;武文斐;王智伟;

    针对多污染源置换通风空调小室,进行了气流流动与传热的三维紊流数值模拟。数值分析了送风温度对多污染源置换通风效果(热力分层高度、垂直温度梯度、舒适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为获得良好的多污染源置换通风效果,并体现其节能性,确定出合适的送风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2007年04期 No.194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