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法规

行业资讯

暖通与空调

  • 基于Elman型神经网络集中供热负荷预测模型的研究

    崔高健;凡东生;曲永利;

    集中供热的负荷预测是在掌握负荷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之后,以一定的精确度预测未来某一时刻的负荷,提高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经济性。建立了基于Elman型神经网络的集中供热负荷预测模型,用Matlab仿真验证Elman神经网络具有学习效率高、逼近速度快、泛化能力强等优点,实例预测证明了Elman神经网络控制器适用于集中供热负荷预测模型。

    2011年03期 v.39;No.241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 农村住宅两种地埋管降温方法比较研究

    赵蓉;房志勇;

    介绍了地道风管、直埋U型管两种地埋管降温的方法,分别阐述了被动式地道风降温、主动式直埋U型管降温的原理、系统构成、技术参数、国外的相关技术,分析说明了两种降温方法的效果。对比研究了地道风降温方法与直埋U型管降温方法的异同,总结得出了两种降温方法的优劣势。

    2011年03期 v.39;No.241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 广东某连锁酒店空调节能方案初探

    廖毅;卢红云;

    介绍了广东地区某连锁酒店的空调节能方案、冷热源形式、空调末端形式及新风系统,并根据该建筑特点给出了一种可行的酒店空调节能方案。

    2011年03期 v.39;No.241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集中空调控制参数的全局优化研究

    陈鑫;

    大部分时间,建筑空调系统没有运行在设计工况下。为了使空调系统在非设计工况下高效地运行,提出遗传算法全局优化控制的策略,可以降低能耗,同时优化控制空调系统。选取空调送风温度、冷冻水供水温度以及冷却水供水温度作为独立控制参数建立VAV+VWV空调系统的能耗模型。通过对比分析传统控制策略和遗传算法全局优化控制策略的模拟结果,得到以下结论:利用遗传算法全局优化控制策略总能得出最佳的控制参数,使得空调系统比传统控制策略下运行更经济。

    2011年03期 v.39;No.241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新能源与绿色建筑

  • 重庆市结合水源热泵技术发展区域能源系统的研究

    马微;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是目前国家十分重视的一种建筑节能技术,已在全国各地推广使用。重庆市地处两江交汇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丰富,且大量建筑沿两江四岸分布,为应用水源热泵技术提供了很有利的自然条件。而区域能源系统是为了满足某一特定区域内建筑群落的集中供冷、供热需求,由专门的能源中心集中制造冷热水,通过区域管网进行供给的一个或多个大规模中央空调冷热源系统。笔者根据赴加拿大参加建筑节能培训的体会和自身的工作实践,根据国内外区域能源系统发展情况和重庆市利用水源热泵技术的条件,对重庆市发展水源热泵区域能源系统的方向进行了较为翔实的阐述。

    2011年03期 v.39;No.241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大型公共建筑碳足迹框架体系研究

    魏小清;李念平;张絮涵;

    为了研究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减排,采用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思路构建此类建筑碳足迹框架体系。此体系的科学计量结果将有利于人们发现当前大型公共建筑能源浪费和碳排放问题的严重程度及主要集中领域,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此类建筑特定区域内的能耗量和碳排量,并对其实施长期的监管与调整。该框架模型理论上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适用于量化分析单个和各类大型公共建筑碳足迹。

    2011年03期 v.39;No.241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 建筑组团方式对高密高层居住建筑立面太阳能热利用影响分析

    李峥嵘;李星;李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高密高层住宅已经成为现阶段居住建筑主导。因此,建筑立面安装分体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已成为大势所趋,但此系统应用受到建筑布局与建筑间距的影响。在现有居住建筑常见组团方式及相关规划设计标准的基础上,选择上海市常见的高层住宅形式,利用日照分析软件建立模型,模拟分析全年建筑遮挡关系对建筑立面分体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影响,以及建筑遮挡对低楼层安装的集热器全年集热量的衰减。建议在建筑规划阶段,进行日照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布局,改善住宅低楼层住户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条件。

    2011年03期 v.39;No.241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 从城市整体出发的太阳能利用策略

    唐一峰;赵继龙;

    太阳能利用在城市环境中存在许多制约,必须与城市形体环境及能源系统一体化考虑。将太阳能利用尽早纳入城市规划,进行自上而下的思考和体系化实施,是太阳能高效利用的重要前提。对高密度城市环境太阳能利用的障碍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以德国柏林为例进行解析,探索城市整体层面的太阳能利用策略。

    2011年03期 v.39;No.241 33-3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 空气源热泵辅助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实验研究

    钟浩;李志民;罗会龙;铁燕;李明;夏朝凤;

    设计并构建了一种新型空气源热泵辅助加热太阳能热水系统,该热水系统可根据气候条件分别以单一的太阳能热水器模式、单一的空气源热泵模式及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耦合模式运行。在昆明地区气候条件下,对空气源热泵辅助加热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分析了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系统的热力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热泵空气源热泵子系统的日平均COP可达3.8左右。

    2011年03期 v.39;No.241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 建筑生态系统观指导下的小学被动太阳能建筑设计初探

    刘菁;魏宏杨;

    如果把建筑、人、绿地归属同一"建筑生态系统",则太阳能、建筑、植物的生长、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模式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以2009年台达杯太阳能小学设计竞赛为例对此进行了研究。建筑方案的生成过程就是对这个系统中各要素作用的分析及方案优化过程,建筑最终的形态布局和立面处理手法则是经过分析后所寻求的一种最优化组合。

    2011年03期 v.39;No.241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 太阳能采暖系统在云南部分地区的应用探讨

    王倩微;陈红兵;郝有志;

    针对云南地区的能源供应和冬季采暖状况,结合该地区的太阳能资源,对太阳能采暖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和环保效益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太阳能采暖系统的选择、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面积及其布置原则、太阳能蓄热水箱大小的确定。结论证明,与其他采暖方式相比,在云南地区推广太阳能采暖系统是可行的。

    2011年03期 v.39;No.241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服务业公建洗浴余热回收器实验及应用研究

    郭永献;蔡应麟;梁世强;

    针对服务业公共建筑中的洗浴热能浪费问题,应用一种余热回收器实现洗浴用水余热的回收利用,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冷水温度和喷淋温度下回收器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该回收器性能优越,可以回收超过50%的淋浴余热,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011年03期 v.39;No.241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墙体与设计

  • 天棚辐射混凝土板显热蓄能特性研究

    李娜;裴智超;王永红;袁东立;

    普通天棚混凝土板利用混凝土板的显热特性蓄能。与常用的墙体蓄能(潜热蓄能)不同,混凝土板显热蓄能能力小,但由于其不增加初投资、对现有建筑无需改造等优点,其减少空调系统运行费用的潜力不可忽视。通过Fluent模拟和数据分析,给出天棚辐射混凝土板的蓄能能力随特征温差及管间距变化的曲线。对于某一节能建筑,利用天棚辐射混凝土板的显热蓄能特性每年可以减少3.00元/m2的运行费用,相当于空调系统运行费用的14.7%。

    2011年03期 v.39;No.241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浅议门、窗用PVC-U塑料异型材发展趋势

    任华升;杨宁;赵继恩;

    简述了PVC-U塑料异型材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阐述了塑料异型材正向大尺寸、厚壁厚、腔室、多密封方向发展。目前,塑料异型材表面彩色化已经普及,对推拉门窗性能有所提升。胶条后共挤得到了改进并广泛应用。塑料异型材在理论设计、技术验证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2011年03期 v.39;No.241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标准与检测

  • 建筑节能综合评判方法探析

    杨建斌;

    建筑节能对于减少建筑自身的能源消耗,缓解国家能源紧缺的局面,确保经济长足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建筑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战略性意义。对建筑节能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非常重要。结合建筑工程自身特点,在建筑能耗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为建筑节能提供一种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方法。

    2011年03期 v.39;No.241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深圳地区典型建筑玻璃节能参数检测和分析

    段凯;陈练;田智华;

    建筑门窗作为房屋建筑中透明和可以开启的围护结构,也是夏季隔热和冬季保温最薄弱的部分,因此,做好门窗,尤其是占门窗面积80%以上的玻璃的保温隔热是建筑节能的关键。分析了建筑玻璃节能参数检测的依据、检测方法、光学原理等,并结合建筑工程实际使用的几种典型玻璃,对其节能参数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实测分析得出:采用单片透明玻璃节能效果较差;采用吸热玻璃或热反射玻璃、Low-E玻璃的遮阳节能效果也是有限的,采用这些玻璃组成的中空玻璃节能效果较好。其中,中空玻璃外片玻璃采用吸热、热反射、遮阳Low-E玻璃,内片采用透明、Low-E玻璃等较为常见,且节能效果较好。在南方,中空玻璃的采用不仅可以减少太阳辐射,也能有效阻止温差传热。

    2011年03期 v.39;No.241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北方地区既有住宅建筑采暖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肖潇;李德英;刘珊;

    研究了适合北方地区既有住宅建筑采暖系统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构建了包含经济性、节能性、安全可靠性、环保性在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通过比较国内外建筑节能现有评估体系的内容和特点,对评价体系中有关住宅建筑采暖系统的评价指标进行提炼分析,确定评价指标的来源与依据,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群体专家决策相结合的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分配,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最后说明了综合评价的实施流程。

    2011年03期 v.39;No.241 61-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无线远程监测与节能管理系统研究

    王磊;于军琪;马媛;杨创业;

    针对大型公共建筑高能耗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分布式能耗计量网络,并采用GPRS/3G网络进行数据无线远程传输,通过建立能耗数据库与能耗模型,预测未来用能情况,对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与信息化的管理,为既有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与新建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与监管提供良好的基础,实现大型公共建筑节能降耗的目标。

    2011年03期 v.39;No.241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0K]

节能改造与节能技术

  • 校园旧宿舍建筑节能改造分析——以重庆大学老宿舍楼为例

    余治良;魏宏扬;

    随着能源危机的情况日益加剧,低碳生活、环保节能等理念得到倡导。一些既有建筑或是老旧建筑的节能改造问题开始受到建筑设计师的关注。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避免能源的浪费,提高建筑热舒适度更是设计师的责任。在既有建筑改造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节能改造问题提出综合性改造思想,以重庆大学B区1号学生公寓为实例进行节能改造分析,并提出改造措施。

    2011年03期 v.39;No.241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研究

    吴邦本;方廷勇;黄锋;喻菊芬;

    基于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的成果,归纳出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优选技术方案和改造原则。重点以合肥市的6层住宅建筑为实例进行节能改造研究,通过DeST-h能耗模拟软件分析该建筑的不同外墙和窗户的改造方案对建筑全年能耗的影响。最后对改造后的建筑节能情况进行评估和经济性分析,得出该建筑通过外墙和窗户的节能改造后达到了本地区的节能设计标准且改造后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

    2011年03期 v.39;No.241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浅析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科理论基础

    余晓平;付祥钊;殷利;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是2010年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之一,围绕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学科建设意义重大。从科学、工程和技术及三者关联角度分析、认识建筑节能概念、系统特征。结合当前建筑节能相关学科划分、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建筑节能作为学科构建的科学内涵,分析了构建建筑节能学科体系的基本问题,围绕学科定位、学科知识体系、学科发展方向和专业人才培养途径进行了讨论,初步建立了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作为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为该专业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2011年03期 v.39;No.241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企业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