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中强;
<正>当前,我国绝热保温材料的生产企业大多集中在北方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各类生产企业多达近千个,产品有十几大类、上百个品种,技术、装备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目前使用的绝热保温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011年09期 v.39;No.247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任欢欢;
<正>十年前,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地源热泵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词汇;然而在十年后的今天,建设方主动要求采用地源热泵的项目却比比皆是。随着节能减排理念的深入人心,这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系统得以大规模的应用,反映出全民意识的转变和提升。但是,地源热泵系统并非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任何情况下都适合应用并都能取得理想的节能效果。日前,记
2011年09期 v.39;No.247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正>近年来,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建筑节能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该院组建的建筑环境与节能设计研究中心(即中国建筑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建筑环境与节能实验室)系由机电设计所和原建筑物理研究室组建而成,建筑物理协会理事冯雅博士任中心主任。西南院从上世纪50年代起,在建筑声学、建筑热工、空调系统设计研究等方面进行了
2011年09期 v.39;No.247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正>9月5日,国家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相关领导率检查组,对南京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作展开检查。在听取了南京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情况的工作汇报,并实地察看了银城广场、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等地后,检查组对南京市在可再生能源
2011年09期 v.39;No.247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苏雪燕;孙晓胜;
<正>不久前,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及节能目标分解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得到国家的原则同意。同时,各地的节能减排政策也开始密集出台,各项指标加速落实。未来全国各地节能项目将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将直接惠及节能服务行业。
2011年09期 v.39;No.247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陈舒萍;邹杰;
将螺旋扭带式的阻垢强化换热装置进行了开利和约克中央空调冷水机组的工程实际应用,设计了该装置工程应用的分析测试方法,详细测试了安装装置前后的主机组运行情况,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安装阻垢强化换热装置能实现阻垢和强化换热的功能,不会对主机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可以提高主机的制冷效率(COP值)达15%以上,实现显著的节能效果。
2011年09期 v.39;No.247 5-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丁超;张旭;王军;
借助CFD方法,针对不同隧道合流角、不同风量分配比等情况,对公路隧道合流段下游通风气流组织和压力场分布特性进行了三维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隧道合流一定的前提下,随风量分配比的增加,动压、全压增大,静压减小;其中,动压增大幅度较大,且分配比较大时合流处初始静压出现负值。当合流角增加时,动压、静压、全压均会增大,且角度越大增幅越明显。此外,随着距合流位置距离的增加,涡流区静压、动压变化趋势相反,稳定流后压力沿纵向降低。建议将风机布置在合流下游稳定流动区域,隧道设计时尽可能减小合流夹角,主道与闸道的风量分配尽可能对称。
2011年09期 v.39;No.247 9-1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 李力;逯红梅;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等建筑,而在医院中应用较少。从辐射采暖特点、室内空气环境方面论述了医院公共区域应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可行性,并论述了医院中的施工注意事项。
2011年09期 v.39;No.247 12-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李刚;
阐述了吸收式制冷机存在不凝性气体的原因及危害,分析了典型不凝性气体排出装置的特点及不凝性气体聚集区的判断,提出了一种新型氨吸收式制冷系统的不凝性气体排出装置。
2011年09期 v.39;No.247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薛一冰;康玉东;
综合分析了山东地区的气候状况,阐述了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的采暖现状。通过结合临沂市沂自庄新农村建设的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详述了太阳能采暖系统的设计方式、特点和运行状况,并对其进行经济性分析,为寒冷地区农村太阳能采暖技术的推广提供了依据。
2011年09期 v.39;No.247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李远付;代龙;罗玉梅;
介绍了涩北气田集气站砖混结构和轻钢结构两种建筑设计形式,从初期投资和节能减排两个方面进行全面对比,得出了气田集气站轻钢结构优于砖混结构建筑形式的结论。
2011年09期 v.39;No.247 21-2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万春华;
常规能源过度消耗与环境污染正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急需发展环境友好型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分布式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人口非密集地区的能源供给问题。太阳能多级加热系统的研究旨在为以较小的代价提供高品位热能提供新的思路和用能模式。该系统把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线聚焦型太阳能集热器和点聚焦型太阳能集热器组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收集太阳能并合理分配利用。研究表明太阳能多级加热系统能够较好地利用太阳能,在太阳能热利用的中高温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
2011年09期 v.39;No.247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毛炳文;余跃进;
分析了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型及适用条件,讨论了影响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因素,包括土壤热物性、回填材料、地下水流动、土壤冻结、埋管之间的热干扰以及管内循环流速,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不足,并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2011年09期 v.39;No.247 27-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韩瑞端;王沣浩;郝吉波;
高温蓄热技术是发展太阳能发电的关键技术之一。从高温蓄热材料的分类与特点、高温蓄热材料的研究现状、高温蓄热器的研究现状和国内外在此领域的差距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高温蓄热技术的研究现状,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高温蓄热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2011年09期 v.39;No.247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 李安强;高涛;田洪慧;
主要就我国目前供热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提出节能降耗的必要性。从热用户、蒸汽管网、换热站、二级水网等各个环节介绍了节能点、节能措施以及用实例说明实现节能的可行性及在供热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节能措施后取得的显著效果。
2011年09期 v.39;No.247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张颖璐;孙友富;
利用建筑节能软件对建筑能耗的模拟和分析功能,从建筑节能设计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建筑节能软件设计高效的节能措施,并辅以常州某滨江住宅楼的案例进行说明,有效地改善建筑的热工性能,降低建筑全年能耗,实现精确地评估建筑能耗。
2011年09期 v.39;No.247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 徐俊芳;田昕;梁磊;江青文;王皆腾;
以北京市农村住宅节能改造前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测试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改造方案的节能效果;结合农村住宅的节能改造措施、改造方式、改造内容和节能效果等,讨论了不同改造方案的经济性,寻求最佳的节能改造方案,为今后节能改造在全市农村范围内推广实施提供了基础依据。
2011年09期 v.39;No.247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王伟;撒世忠;
上海某高档住宅小区采用了地源热泵系统,对此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对小区分别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及VRV系统在设备的容量配置、设备功率、运行费用进行计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小区采用地源热泵系统要比VRV空调系统造价低10%,运行费用要比VRV空调系统节约54.7%,在高档小区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2011年09期 v.39;No.247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张中超;范国辉;
在"城镇化"和"低碳经济"两大社会背景下,住宅节能推广迫在眉睫。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农村地区住宅节能推广和产业发展的"联产联销"管理模式,探索了农户与企业、企业与企业联合生产、共同销售为主要形式的产业运作方式,并详细分析了该模式的运行机制和应用价值。
2011年09期 v.39;No.247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