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虎振雄风留浩气,兔迎盛世启新程——致敬实干笃行者!

    侯恩哲;

    <正>凛冬散尽,星河长明2020-2022年,面对新冠疫情,从“精准防控”到“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三年里,举国上下,“共克时艰”,勇毅前行。这特别的三年,尤其在2020年抗疫初期,我们的杂志编委会中以“建环”专业见长的学者们,迅速反应,不仅在抗疫建筑设计、施工一线星夜兼程,而且同期快速组织学术研讨会,聚焦建筑环境中新冠病毒传播途径的所有可能性分析,以专业精神践行“科普卫民”。

    2023年01期 v.51;No.383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 Welcome your contribution to the Journal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HOU Enzhe;

    <正>Focusing on exchanging the fresh thinking on the 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y renovation for buildings as time goes by,is the pursuit of the Journal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The JOURNAL has been awarded the"Source Journal for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apers and Citations"for 10 years since 2003,the title of"High-quality Sci-Tech Journal of Building Science"in 2020.A total of 711 papers were selected into the"China CNKI High Impact Paper Series"from 2011 to 2022,accounting for about 30%of the total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in the last decade,positively serving academic and technical exchanges in the field of building science.

    2023年01期 v.51;No.38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绿色建筑

  •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夏热冬冷地区固定式遮阳设计研究——以江西工艺美院综合楼为例

    王扬;刘环宇;许可;

    合适的固定式外遮阳能够控制太阳辐射进入室内,是一种有效的建筑节能措施。研究选取坐落在景德镇的江西工艺美院综合楼南立面,试图寻找对过热季节和过冷季节目标都有较好回应的遮阳构件形式,并形成一套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固定式遮阳构件多目标设计方法。研究以Grasshopper平台为基础,通过对景德镇地区气候进行分析,完成遮阳构件的选型以及过热季节和过冷季节时段的确定。基于此,进行了自变量和目标设计,构建了简化的参数化模型。通过Ladybug平台完成日照计算,通过Octopus平台完成基于遗传算法理论的多目标优化,得出两种遮阳类型的帕累托最优解集。并进一步筛选出以12片间距0.12 m、长0.16 m,向下倾斜25°的单片百叶构成的水平平面百叶式遮阳构件这一最优解。经验证,此遮阳构件的设置使房间内过热季节太阳辐射平均值下降了56%,过冷季节太阳辐射平均值下降了30%,较好地回应了多目标需求,形成了夏季有效遮阳、冬季少影响得热的效果。由于夏热冬冷地区具有较为相似的气候特征,该地区建筑对于遮阳构件设计的目标较为一致,故这一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固定式遮阳构件设计方法可以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上广泛应用。

    2023年01期 v.51;No.383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3K]
  • 居住建筑原型建立及被动式技术节能影响探究

    马远力;叶东杰;陈易;邓武;谢晶;叶一航;王靖雯;

    随着现代社会绿色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建筑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建筑类型学作为对建筑归类分组的方法体系,可以对现存建筑进行分类与整合。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以建筑层数、层面积、体型系数和外立面窗墙比为预定义变量进行聚类,最终得到8种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建筑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墙体的传热性能、屋顶的传热性能、窗户的传热性能、建筑气密性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各项节能措施对8个模型采暖、制冷除湿及总能耗的影响因子。以建筑类型学和统计学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对现有建筑存量进行“原型”建立的方法,并以敏感度为基础,提出了适用的综合能耗分析框架,所生成的模型能够应用于类似气候区的其他城市,此类方法也可被其余城市或地区所借鉴。

    2023年01期 v.51;No.383 10-1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1K]
  • 吐鲁番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策略研究——以葡萄沟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方案为例

    王珂;塞尔江·哈力克;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以绿色转型、减污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背景下,推动地域性绿色建筑的发展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由于吐鲁番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独特性,需要研究并总结出适宜于当地的建筑节能设计策略。以吐鲁番葡萄沟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方案为例,分析当地气候特性,挖掘与梳理该地区传统民居的环境适应性与生态基因,将其作为该方案场地规划和建筑生成的条件与土壤,随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形、风、隔、能、水”五个要点为核心的节能设计策略,以此来探究吐鲁番当代建筑的建筑节能、降碳设计策略和目标,同时为探索干旱区域绿色建筑节能策略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3年01期 v.51;No.383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3K]
  • 木构建筑外墙构件关联关系对其寿命及环境性能的影响

    孙舒宜;杨崴;郑钰丰;

    建筑生命周期使用阶段会因某些构件的寿命终止而需更换与之关联的其他构件。仅考虑单一材料或部品的寿命而忽略相关联构件带来的环境影响,会带来生命周期评价结果的偏差。以木构件为研究对象,基于建筑系统层次理论,以组装顺序、连接类型、拆解难易度三个指标评价构件间的关联关系,旨在探讨木构建筑非结构构件的关联关系对其预期寿命及其相应的生命周期环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构件的关联关系,有助于准确预估材料在建筑生命周期维修阶段的更换次数和消耗量,从而对修正LCA结果产生重要作用。在设计阶段考虑构件使用寿命与拆卸时的构件关联关系,增强构件独立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2023年01期 v.51;No.383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9K]
  •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生活热水系统不同热源能效、(火用)及碳排放分析

    范时光;徐新华;陈焰华;

    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对建筑运行能耗和碳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住宅建筑的生活热水系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不可小视。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的生活热水系统的常规热源以燃气、电为主,随着技术发展,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也逐渐进入到应用阶段。不同热源会对生活热水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不同热源的生活热水系统的能效、火用及碳排放进行定量分析。基于统一的生活热水用量标准,对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常用的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以及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进行能效分析与火用分析并计算其碳排放情况。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的能效率和火用效率均明显高于燃气热水器及电热水器,电热水器的火用效率则略高于燃气热水器。以三口之家生活热水为例,空气源热泵、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的年碳排放量分别为343 kg、1087 kg及395 kg。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较燃气热水器与电热水器在能源利用和碳排放两个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优势。

    2023年01期 v.51;No.383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 基于建筑使用后评价下的我国绿色建筑研究现状

    姚远;闫增峰;

    随着2019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颁布,我国绿色建筑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对投入运行使用的绿色建筑进行后评价能够反映我国推行绿色建筑的实际效益,根据知网检索关键词“绿色建筑”“使用后评价”得到的现有相关文献,通过文献调研和内容分析方法,对近十年我国绿色建筑使用后评价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进行概括分析。从使用后评价体系、绿建技术、客观参数、人员主观感受4个方面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根据构建评价体系、客观参数、使用者主观感受、数据分析四大角度总结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未来开展绿色建筑使用后评价的三大研究方向,以期完善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2023年01期 v.51;No.383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 绿色建筑性能化数字化设计方法综述

    曹宇琦;虞志淳;

    随着建筑节能减排需求的日益增长,性能化设计成为当前绿色建筑重要的研究方法与途径。通过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文献研究,着眼于性能驱动优化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理论研究进展,探求性能化设计方法如何在保证建筑基本功能与空间需求的同时,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的减少。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在回顾近年来绿色建筑性能化数字化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绿色建筑的围护结构、空间形态与组群关系三个层级出发,梳理各项研究针对的建筑类型,借助的软件平台以及采用的优化算法,分析当前研究的成果与发展趋势,为性能驱动优化的绿色建筑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2023年01期 v.51;No.383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基于外遮阳面积变化的寒冷地区办公建筑能耗研究

    王雪婷;栾利杰;李永安;刘学来;

    外遮阳构件与建筑能耗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其是能够解决由直射光引起的室内能耗过高和舒适度不佳的可行且有效的方法。以山东济南某办公楼为例,针对5种不同的遮阳面积,利用DeST能耗模拟软件,进行了冷热负荷和建筑能耗的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物随着遮阳面积的增大,冷热负荷变化规律也不相同,冷负荷随着遮阳面积的增大而减小,而热负荷则会随着遮阳面积的增大而增大。整体而言,冷负荷减小量要大于有效得热量的减小,加装外遮阳构件后建筑物节能效果明显。通过模拟研究可以得出,在济南地区增设外遮阳有利于降低建筑能耗,可以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意义,有效助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施。

    2023年01期 v.51;No.383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 外推式光伏窗光电耦合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丁雨薇;陈海飞;王韵杰;杨慧涵;杨洁;

    针对传统光伏窗采光需求与发电量的矛盾,以及缺乏良好的季节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外推式光伏百叶窗,并对其光电耦合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以南京地区为例,对于传统光伏窗,透明度为发电量主要影响因素,光伏窗透明度在0.4~0.6的范围内,其采光及发电的综合性能较佳;对于外推式光伏窗,倾角越大,采光质量越好,其中,外推倾角为60°的时候,发电量效果最好,全年可发电34.975 kW·h/m~2,比传统光伏窗全年发电量增幅近80.5%。由于外推的倾角不同,全年发电量也不同,提出的外推式百叶光伏窗既能满足采光需求,又能通过逐月改变光伏百叶的倾角获取全年最大发电量,全年可发电75.66 kW·h/m~2,比外推式光伏窗全年发电量增幅近55.7%。

    2023年01期 v.51;No.383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7K]
  • 地域生态视角下绿色幼儿园设计探索——以2020年“台达杯”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为例

    李磊;

    绿色建筑设计是当前建筑发展的一大趋势,其中绿色幼儿园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经调研发现,大多数绿色幼儿园在设计时会出现脱离场所文脉、单纯地堆砌使用多种绿色技术等问题。总结2020年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漫步园景》的设计构思,方案在地域生态视角下将绿色生态技术与福建当地文化以及儿童性格特征很好地结合起来,以被动式节能策略为主,针对福建夏热冬暖的特定气候,利用传统的院落布局、天井和当地的材料对建筑的隔热、通风与遮阳做了着重的设计;同时兼顾一些主动式节能生态技术如太阳能板、地源热泵等,从而创造出一个属于儿童自由成长的绿色生态空间。

    2023年01期 v.51;No.383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2K]

行业资讯

  • 湖南省《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省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近日,我省出台了《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湘办发[2023]1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的出台对统筹我省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方式,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路明灯,

    2023年01期 v.51;No.383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 绿色低碳,建证未来——中国建筑·双碳技术培训交流会成功举办

    本刊;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建集团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由中建集团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小组办公室主办的 “绿色低碳,建证未来——中国建筑·双碳技术培训交流会”于12月29日成功举行。会议以线上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次会议不仅面向中建集团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相关科研机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面向系统之外建筑行业同仁的一场技术盛宴,展现了中建集团的碳技术、碳项目、碳产品。交流会由中建集团双碳办副主任李丛笑主持。中建集团党组成员、

    2023年01期 v.51;No.383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 山东发布新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全国率先达到83%节能要求

    朱传晟;王洪飞;

    <正>2022年10月25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的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审查会。会议邀请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徐伟研究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万水娥教授级高工等国家和山东省建筑节能领域资深专家组成审查委员会,对《标准》进行了细致、认真的审查。新版《标准》包括了建筑围护结构、

    2023年01期 v.51;No.383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 全国建筑电气设计技术协作及情报交流网2022年常务理事会暨“传承与创新”高峰论坛召开

    本刊;

    <正>2022年12月27日,全国建筑电气设计技术协作及情报交流网(以下简称全国建筑电气情报网)2022年常务理事会暨“传承与创新”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本次常务理事会及论坛由全国建筑电气情报网、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ABB(中国)有限公司、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国彪电源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安瑞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森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协办,《建筑节能(中英文)》《建筑电气》杂志提供媒体支持。

    2023年01期 v.51;No.383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 2022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年会暨第五届全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创新大会成功召开

    本刊;

    <正>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趋势下,为持续深入推进高水平绿色节能低碳城乡建设发展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2022年12月28日,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主办的主题为“推动行业绿色转型,践行建筑低碳发展”的“2022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年会暨第五届全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创新大会”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成功召开。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原一级巡视员倪江波担任论坛主席。

    2023年01期 v.51;No.383 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国际文摘

  • Energy and Buildings

    侯恩哲;

    <正>https://www. sciencedirect. com/journal/energy-and-buildings/vol/278/suppl/C Volume278,1 January 2023[OA](1)Improvements for building-performance simulations by a comparative finite-element method analysis,by Dragos Paul Schoplocher,Stefan Ettengruber,Oliver Steffens,Article 112563

    2023年01期 v.51;No.383 2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佳音

  • 《建筑节能(中英文)》杂志再度获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正>12月29日,202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发布会在线举办。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以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建筑节能(中英文)》杂志再度获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至此,本刊已连续10年获此殊荣。衷心感恩《建筑节能(中英文)》杂志编委会全体专家学者的大力扶持!衷心感恩每位幕后审稿专家的默默无闻、真知灼见!衷心感恩由青年学者构成的科学编辑团队创新有为!衷心感谢大家为期刊出版质量保驾护航!衷心感恩热忱投稿的作者朋友,

    2023年01期 v.51;No.383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保温隔热

  • 轻木结构建筑围护结构热桥优化研究——以天津为例

    苗展堂;骆玉潇;张昱坤;国麟起;

    围护结构热桥降低了墙体的平均热阻,这不仅增加了围护结构的局部传热从而增加建筑能耗,而且改变了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环境,引发建筑的结露现象。使用红外热成像仪对天津市的轻木结构建筑围护结构进行红外热测试分析,发现轻木结构建筑围护结构存在热桥现象;通过二维传热模拟软件PTemp对目前轻木结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构造做法进行传热模拟,验证了轻木结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构造做法的确存在热桥现象;在此基础上,采用“外墙外保温”、“错位墙骨柱保温”及“双墙骨柱保温”3种优化构造做法,并经模拟分析比较后发现3种优化构造做法均能解决围护结构热桥问题,其中,采用“外墙外保温”的构造做法适用范围更广、成本更低、更符合设计要求而值得推广应用。

    2023年01期 v.51;No.383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6K]
  • 预制夹芯保温墙体棒状FRP连接件有限元模拟分析

    付素娟;匡田;郝雨杭;郭佳伟;

    FRP连接件是超低能耗预制夹芯保温墙体中的关键构件,其抗拔抗剪性能直接影响了预制夹芯墙体的力学性能。本研究使用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对超低能耗预制夹芯保温墙体中FRP连接件进行抗拔及抗剪试验模拟,研究直径16 mm、18 mm、20 mm三类FRP连接件试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FRP连接件抗拔性能较好,试件抗拔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抗拔试验模拟的破坏形式均为混凝土板的劈裂破坏,试件破坏时FRP连接件均完好。2)FRP连接件抗剪性能较差,夹芯墙板内外叶板易出现较大竖向相对位移,抗剪承载力试验中只有当连接件直径达到20 mm时,试件抗剪承载力及内外叶墙体之间的相对位移达到规范要求。

    2023年01期 v.51;No.383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0K]

标准规范

  • 陕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75%)气候区划研究

    李琳;闫增峰;郎嘉琛;张梓钰;

    为了积极推进区域居住建筑节能向着更高标准发展,开展节能率为75%设计目标的应用研究成为了当务之急。气候区划是实现建筑节能设计的前提。基于气候区划理论,遵循同一区划原则、指标及方法,采用1990-2019年的温度数据更新了陕西省107个区、县的气候区属和相关参数值,并对其计算结果、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节能标准下各气候子区建筑热工能耗水平以及执行新的气候区划对提升节能设计标准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节能标准下全省气候区属及相关参数值的差异均较小,纬度处于34°~35°之间的关中地区参数值变化最为明显;多层居住建筑在执行新的气候区划标准时,全省建筑热工总能耗呈下降趋势,下降率为10.3%,对提升节能设计标准起到促进作用。研究成果可为陕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气候区划的制定、围护结构热工设计、供暖空调的设计等提供参考。

    2023年01期 v.51;No.383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 基于层次模糊分析法的可持续冰雪小镇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刘建华;王淼;刘加根;周浩;张菁华;

    结合可持续冰雪小镇的特点与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依据,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判法,构建了可持续冰雪小镇综合评估模型,包括9项准则层指标和27项指标层多因素指标,根据张家口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准则层权重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智慧运营(0.200)、人文与创新(0.200)、固体废弃物(0.132)、绿色交通(0.124)、可持续水资源(0.112)、土地利用与产业(0.092)、低碳能源(0.056)、绿色建筑(0.054)、生态环境(0.030)。另外,通过模糊综合评判,计算得到可持续冰雪小镇目标层归一化权重向量为(0.273,0.273,0.273,0.180),继而确定体系总评分。由此可知,该评估模型不仅能给出评判可持续冰雪小镇的等级,还可量化各层指标对可持续冰雪小镇等级的隶属程度,说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

    2023年01期 v.51;No.383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可再生能源利用

  • 集中太阳能热水集热系统节能运行关键因素实测与分析

    韦古强;刘广东;滑亚娟;张野;

    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建筑运行碳排放的重要方式,在建筑领域应用广泛。集中太阳能热水集热系统是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运行节能效果有直接影响。集热系统中的集热水箱与集热器的高差会影响集热水泵的扬程和循环管道的长度,集热水泵的控制情况会影响水泵运行时间和管道内的水温,这两个因素都会影响集热水泵的能耗和系统的散热损失,也是影响太阳能集热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某项目集中太阳能热水集热系统运行情况的测试,对其集热系统的热损失率、集热水泵输送系数进行了评估,分析了集热水箱与集热器高差、集热水泵控制对集热水泵能耗和集热系统散热量的影响,提出在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将集热水箱靠近太阳能集热器并缩小二者高差,应采取措施保障集热水泵的控制策略得以有效执行,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太阳能系统运行参数、设备能效的监测以及维护控制系统正常运行,供设计和运行管理人员参考。

    2023年01期 v.51;No.383 97-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7K]
  • 镀锌钢管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换热影响因素研究

    谢毅伟;胡平放;朱娜;雷飞;

    以武汉地区为例,使用TRNSYS软件中PID控制器使镀锌钢管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进出水平均温度维持在冬季7.5℃、夏季32.5℃的设定温度,模拟研究钻孔深度、钻孔间距及内管流体流速对套管式埋管换热器换热量的影响。得到钻孔深度从80 m变化至120 m时,换热器的冬季延米平均换热量变化较小;夏季延米平均换热量呈上升趋势,最高可上升6.6%。当钻孔间距从3 m增加至6 m,冬、夏季平均延米换热量分别升高2.5%和1.6%。管内流速从0.03 m/s变化至0.7 m/s时,换热量逐渐上升并趋于平缓。将镀锌钢管套管式换热器与两种常规埋管换热器(单U-PE管和双U-PE管)对比,得到镀锌钢管套管式换热器换热效果最好,其冬季延米平均换热量分别高出常规换热器32.6%和28.5%;夏季延米平均换热量高出常规换热器29.6%和25.7%。

    2023年01期 v.51;No.383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5K]
  • 再生水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及可行性分析

    褚赛;刘启明;魏俊辉;鲍超;甄璐莹;

    以山西省太原市某住宅小区供暖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场区周边再生水水温、水量、水质及燃气、电力、热网等资源条件进行评估,综合建筑供暖季逐时负荷,提出了分区域的单独再生水源热泵系统+单独燃气锅炉系统分别满足部分住宅区全部建筑供暖需求及全集中式的再生水源热泵+燃气锅炉复合式系统满足全部建筑供暖需求两种热源方案,分析了两种方案能源系统供能占比、运行原理及设备配置情况,对比了两种方案与城市热网供暖方案的初投资、运行费用及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性指标以及节煤、节电、减碳、减排等环保性指标。结果表明,复合式再生水源热泵系统节费率55.4%,节能率53.5%,减排CO_2量3898.35 t,具有较好的节能、环保及经济效益。

    2023年01期 v.51;No.383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6K]

电气与智能化

  • 基于SOFM神经网络的水源热泵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赵玉清;邵剑峰;

    本研究针对水源热泵机组常见的6种热力故障,尝试使用SOFM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利用水源热泵机组试验台人为制造制冷剂充注量过多、制冷剂泄漏、膨胀阀开度过大与过小、冷却水管路阻塞、系统含不凝性气体共计6种热力故障,记录机组带故障运行时的运行参数,将收集到的参数进行归纳整理,提取出部分特征值制作成数据集。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合与测试集合,前者用于神经网络的训练,后者用于验证神经网络故障的诊断效果。结果表明,SOFM神经网络对于本次实验人为制造出的6种水源热泵热力故障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网络迭代500次,用时2.7 s,在有效诊断的同时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

    2023年01期 v.51;No.383 115-118+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节能改造

  • 高效节能低过冷高导热相变蓄冷材料

    刘杨;杨波;杨肖;杨冬梅;王启扬;叶闻杰;陈卉;

    传统冰蓄冷的蓄冷系统其制冷温度通常需要达到-10℃左右,若使用相变温度高于冰的材料作为相变蓄冷材料,可提升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从而提升蓄冷系统整体能效。四丁基溴化铵(TBAB)水溶液是一种可替代冰的相变蓄冷材料,相变温度分布在5~15℃范围内,可与双工况及单工况空气源热泵机组联用,与常规冰蓄冷相比可大大提高蓄冷整体能效。但TBAB水溶液相变过程具有过冷度大,导热性较低等问题。将提出一种基于有机-无机纳米掺杂工艺,采用分散改性导热鳞片石墨与花状纳米氧化铝作为改性材料的低过冷高导热相变蓄冷材料制备方法。蓄冷材料可与空气源热泵联用,相变温度区间为6~12℃,相变焓为157.3 J/g,过冷度不大于2℃,导热率与未改性前相比提升70%以上。

    2023年01期 v.51;No.383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2K]
  • 大风高频地区典型建筑室外风噪声实测与外窗隔声节能改造研究

    刘艳丽;刘艳慧;许湘云;

    以大风高频地区某一典型既有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斯维尔建筑通风VENT软件模拟整个建筑表面的风速,选出外窗表面风速最大的房间,对其同时进行室内外风噪声及室外风速现场实测;根据实测数据确定满足规定要求的外窗隔声量,提出不同改造方案;用声环境SEDU软件及暖通负荷BECH软件进行各方案的隔声量、耗能量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外窗改造后隔声量提升的同时,传热系数降低,采暖耗热量降低,节能效果明显;外窗改造时可以同时考虑隔声量和节能效果,在满足隔声量要求时选择节能效果最好的方案;本案例中外窗改造方案最优选择为6C+100A+6C,节能率为13.28%,计权隔声量为44 dB。研究结论可为大风高频地区建筑外窗隔声与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2023年01期 v.51;No.383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高校照明能效提升策略与思考

    管振忠;王崇杰;薛一冰;李晓峰;徐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校园照明系统实施能效提升,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存在着部分项目节能效果不明显、节能效益难以兑现等问题。为保障高校校园照明系统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成功实施,通过对其系统现状、场所场景、可靠性、成本控制、长期维护等项目的调适改造需求要素进行分析,基于需求特点在现行标准要求基础上从加强天然采光应用、低功耗照明、计量检测、智能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技术策略和措施,归纳项目实施要点。相对于校园整体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单一系统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有其自身特点,应采取更细致的实施方案,确保项目达成效益。

    2023年01期 v.51;No.383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绿色建造

  • 掺秸秆灰、钢渣等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

    王超宇;陈丽红;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以取代率为25%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为考核指标,分析了秸秆灰、石墨烯、玄武岩纤维和钢渣的掺量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渣D、石墨烯B、秸秆灰A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基本一致,在试验范围内,随着各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各因素在二水平附近时为最佳掺量;随着玄武岩纤维C掺量的增加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钢渣D、石墨烯B对早期的劈裂强度影响较大,随着各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劈裂强度先增加后减小;随着玄武岩纤维C掺量的增加再生骨料混凝土劈裂强度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通过方差和极差分析综合考虑:在秸秆灰掺量为5%、石墨烯掺量为1.8%、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3%、钢渣掺量为15%的情况下,对应再生混凝土7 d、28 d抗压强度指标相对较高(25.27 MPa、34.28 MPa)以及7 d、28 d劈裂强度最高(5.91 MPa、6.91 MPa),在全部试验组合中为最佳配比为A2B3C1D2。

    2023年01期 v.51;No.383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生态·建筑·环境

  • 西安市餐饮夜市空间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析研究

    周志扬;赵苑辰;李军环;李昊;

    夜市是城市中典型的非正规空间,对我国“双碳”目标的达成影响重大。以西安市红街夜市为研究对象,使用模型法、物料平衡法、碳排放因子法为主要计算方法,通过计算餐饮夜市空间的用水、用电、用热、建筑建设耗材等消耗,建立针对餐饮夜市空间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对其中的堂食空间、露天空间在全生命周期3个阶段(物化建设、使用维护、拆除回收)内的碳排放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结果分析两种空间碳排放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从优化空间利用与改善能源结构两个方面提出减排策略。研究结果可以为西安市制定餐饮夜市节能减排管理办法等提供理论参考。

    2023年01期 v.51;No.383 139-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