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与设备

  • 空调系统风量调节与节能

    金宁;李洋;杨子学;

    介绍空调系统风量调节的方法,重点是变风量空调系统,其控制方面包括定静压、变静压控制等方法。分析变风量末端的控制方式压力无关型和压力有关型,同时又讨论了空调系统中的阀门、风机与管路性能对控制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了各种控制方法的节能性能。

    2007年11期 No.20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 毛细管平面空调系统简介

    马玉奇;刘学来;李永安;薛红香;

    传统的空调系统普遍采用温湿度耦合的控制方法,存在能源利用品位上的浪费、难以适应温湿度比的变化以及室内空气品质差等问题,针对我国日益高涨的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和降低建筑能耗的大好形势,介绍一种高效节能的室内环境调节系统:毛细管平面空调系统,分析了其具有的优点及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2007年11期 No.201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新型户式空调动态冰蓄冷系统的实验研究

    孔凡红;郑茂余;雷帮伟;

    由于民用建筑空调用电量峰谷差很大,小型冰蓄冷系统的研究使用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仍存在一个严重的缺点影响它的广泛应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冰蓄冷系统即户式盘管直接蒸发动态冰蓄冷系统,在盘管上加纵向肋片。对蓄冰、脱冰、储冰及融冰取冷工况进行实验研究,对各部分特性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重要结论:周期性的蓄冰、脱冰避免了热阻的逐渐增加,致使蒸发温度降低;片状冰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热交换性能好,释冷速率高且稳定。本蓄冷系统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紧凑、蓄冷取冷方便,在盘管上加纵向肋片的方法解决了盘管无法脱冰的难题,提高了制冷机组的性能系数和蓄冰率。

    2007年11期 No.201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 中央空调节能控制技术的应用

    杨新才;田开成;于天明;井亮;

    空气调节是智能建筑创造舒适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在智能建筑中,空调系统的耗电量约占全楼总耗电量的50%以上。由此可见,空调系统的节能对于降低整幢建筑的能耗是非常关键的。为此,推广采用当今最先进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产品和技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2007年11期 No.201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螺杆压缩式制冷机组性能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

    胡爽;

    综合分析了评价螺杆式冷水机组性能和运行效率的四个原则,包括压缩机的可靠性原则,机组的节能装置效果以及在部分负荷下的能效,制冷剂,噪声以及经济性四个基本综合评价原则,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对螺杆压缩式制冷机组的两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可为螺杆压缩式制冷机组在空调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技术选型依据。

    2007年11期 No.201 14-1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墙体与设计

  •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65%的探讨——以杭州市“景上公寓”建筑节能示范项目为例

    崔新明;廖春波;

    实施节能65%是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下一步节能工作的重点。结合杭州"景上公寓"节能示范工程,探讨了该地区居住建筑实施节能65%标准的可行性。通过CHEC节能计算软件对示范工程进行节能计算,从而对节能率、围护结构节能要求和标准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结合示范工程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对杭州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2007年11期 No.201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砌块墙体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控制的问题

    马瑛;夏凌;

    近几年,作为新型环保节能墙体材料之一的混凝土砌块已广泛应用于框架结构填充墙和建筑外围护砌体中,由于砌块自身收缩量较大的特性,砌块墙体的收缩变形和裂缝较普遍,墙体质量不易控制。在总结大量工程应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墙体变形和裂缝的一些措施。

    2007年11期 No.201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建筑节能体形的优化设计研究

    邹洪波;

    通过分析建筑体形与建筑节能的关系,从不同的优化目标对建筑节能体形进行了优化设计,建立了最佳节能体形的模型,并提出了确保建筑物体形系数符合国家标准的具体措施,确定建筑物最小建设规模,同时提出了关于降低全社会能耗水平的具体建议。

    2007年11期 No.201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产品与材料

  • 有机材料对EPS超轻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肖力光;王雪;吴光瑞;徐翔;

    聚苯乙烯超轻混凝土(EPS超轻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轻骨料混凝土,它以其优越的热工性能和显著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系统分析了聚苯乙烯超轻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性能和相互作用原理,并根据聚苯乙烯超轻混凝土结构上的要求和组成材料的特点确定了该混凝土的基本配比。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PP纤维、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对聚苯乙烯超轻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热工性能,界面结构的实验和分析,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分析了各因素对聚苯乙烯超轻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2007年11期 No.201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在外墙外保温中的应用研究

    王旭东;魏学艳;侯蕾;

    随着国家节能政策的深入贯彻以及人们对室内热环境、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外墙外保温系统已被广泛地认为是最有效的建筑节能措施之一,同时也是改善大气环境,发挥投资效益强有力的手段。论述和分析了美国欧文斯科宁的XPS外墙外保温技术,并总结XPS应用在外墙保温系统中的技术要点。

    2007年11期 No.201 32-3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 Low-E中空玻璃实验房的温度分布和节能效果研究

    孙海英;崔雪峰;孙诗兵;田英良;许威;

    建筑外窗节能成为建筑外墙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大窗墙比的建筑尤其重要。分别采用白玻璃(普通平板玻璃)、离线单银Low-E玻璃和离线双银Low-E玻璃制成中空玻璃(6+9A+6),安装成2 m×2 m×2 m带有空调的玻璃房,检测空调开启状态下与玻璃房的温度分布状况,统计了三种玻璃组合的中空玻璃房的耗电量情况,证明双银及单银Low-E玻璃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并且隔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2007年11期 No.201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 21世纪初期水泥混凝土的发展趋势

    李显宇;

    结合国内外水泥和混凝土发展现状,论述了21世纪初期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发展的主要特征,分析了水泥混凝土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几种有发展前景的硅酸盐水泥和混凝土,说明了水泥混凝土使用数量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几点关于水泥混凝土发展方向的结论。目前水泥性能改善的重点是"绿色化"和"耐久性"方面;混凝土的发展趋势为:高强化、高性能化、绿色化、高技术化。水泥消耗量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当经济和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均水泥消耗量不再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

    2007年11期 No.201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行业动态与资讯

  • 行业动态与资讯

    <正>重庆市机关办公楼明年起开始换穿节能"外衣"重庆市启动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制度,首批45个项目将进行适时监控。昨日,据第三届中国西部(重庆)建设科技与绿色节能建筑展览通报会上透露:属于高能耗的建筑将进行节能改造。

    2007年11期 No.201 31+45+48+52+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新能源与环境

  • 小城镇供热模式的优化分析

    杨建坤;张旭;李峥嵘;

    通过对不同供热模式评价指标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评价小城镇供热模式优劣的社会成本指标计算模型,以我国不同地区的6个县级小城市为例,利用所建立的社会成本计算模型,对目前8种常见的采暖系统进行了技术经济指标及环境指标的分析研究,根据研究的结果得出了小城镇供热模式的优化方案。

    2007年11期 No.201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 催化燃烧炉Ⅲ型近零污染物排放的研究

    张世红;石远方;张杰;周琦;王燕京;

    通过在催化燃烧炉Ⅲ型上燃烧特性研究,对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根据催化剂表面温度的研究,发现催化剂温度影响污染物排放。当催化剂表面温度在1525 K左右,可达到近零污染排放。通过分析催化剂的寿命问题和催化燃烧炉的燃烧特性问题,得出了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结论和规律,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催化燃烧炉的工业化步伐。

    2007年11期 No.201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关于换热站相关问题的初探

    宋若生;陈维军;马吉涛;

    主要对换热站的分类、分汽缸、循环水系统等相关问题做了阐述,对不同换热形式和不同循环水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初步探究,介绍了汽水换热的除垢,如果汽水混合换热时在集水器加设与水箱连接的泄水管道,去掉分汽缸底部疏水器仅设DN40蒸汽阀及管道,并合理选择水泵可达到节能的目的。最后对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见解。

    2007年11期 No.201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赵磊;李满;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城镇和乡村的使用率逐年提高,这就为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状况,减少大气污染,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根据太阳能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热等待(即冷水)问题,系统地分析了产生热等待问题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法。

    2007年11期 No.201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沈阳市推广应用地源热泵技术分析

    魏欣;张迪川;李威;

    介绍了沈阳市地下水资源分布特点及水文地质概况,分析了国内及沈阳市地源热泵推广应用情况和沈阳市地源热泵技术应用"十一五"期间发展目标。同时,对沈阳市应用地源热泵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经济性分析,并提出沈阳市应用地源热泵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性建议。

    2007年11期 No.201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节能战略与政策

  • 关于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的思考

    牟志平;夏义全;

    以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为宗旨,通过分析夏热冬冷地区的环境气候和建筑能耗特征,从建筑节水、节电出发指出了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的节能重点以及应用比较成熟、具有可行性的节能措施和设想,并对节能建筑建设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可供参考。

    2007年11期 No.201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孝感市建筑节能现状调查及建筑节能措施

    任磊;徐岩;毛国强;王贤浩;杨子江;

    目前,建筑节能技术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建造节能建筑的需要越来越迫切。以孝感市区的建筑(主要是居民住房)为例,分别就既有建筑节能情况、建筑节能情况以及主要开发商和公众(主要是正在购房者)的节能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孝感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宜的建筑节能措施。

    2007年11期 No.201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建筑节能》编委介绍

    <正>秦朝葵(1968-),男,河北石家庄人,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燃气工程、建筑节能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天然气发动机空调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天然气发动机复合空调系统的应用与关键技术研究"、"高效燃气空调与采暖技术"、"上海及周边地区引进LNG冷能利用研究技术"、"将上海LNG事故备用站改建为小型接收站的技术分析"及"脉冲燃烧系列产品开发"等项目。

    2007年11期 No.201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