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节能服务产业将迎来发展良机

    <正>借政策东风谋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

    2011年08期 v.39;No.246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节能服务——合同决定成败

    <正>"不要吝啬时间和精力"在节能项目改造中,节能服务合同对于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只有合同签好了,才能够保障项目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起草合同时,不要吝啬时间和精力。"专家提醒说。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包括项目前期的能源审计、项

    2011年08期 v.39;No.246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光热发电 光伏发电之后的生力军

    <正>国家发改委近日下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已于6月1日正式施行。在指导目录鼓励类新增的新能源门类中,太阳能光热发电被放在突出位置。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在产业政策方面大力推进光热发电及与其有关的设备制造。

    2011年08期 v.39;No.246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美国打造建筑“能源之星”节能标识体系

    <正>建筑节能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民用建筑能效技术标准和标识体系。美国打造了一套完善的建筑"能源之星"节能标识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日渐增多的消费者对有"能源之星"建筑标识的节能住宅推崇备至,列为首选。

    2011年08期 v.39;No.246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CL建筑体系渐成墙体保温防火轻骑兵

    <正>世界能源危机频现,国内能源短缺严重。面对枯竭的资源和碳排放压力,我国加大了节能减排力度。作为能源消耗的重点行业,建筑业更是全面启动节能工程,在这中间,建筑墙体保温措施不仅被大家接受并全面应用,尤其是在新建建筑中,墙体保温措施应用率达95%以上。

    2011年08期 v.39;No.246 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CL建筑体系引领建筑节能未来

    <正>CL建筑体系(Composite Light-weight英文轻便结构之缩写)是将一种永恒的节能技术措施融入墙体中,构成新型复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它将保温层与剪力墙的受力钢筋组合成CL网架板作为墙体的骨架,两侧浇注混凝土后发挥受力和保温的双重作用。它可以满足墙体改革、建筑节能和建筑

    2011年08期 v.39;No.246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重庆市以建筑节能促两江新区国际云计算基地建设

    <正>2011年~2012年共两年内,重庆市城乡建设委拟在两江新区水土片区推动建成以水源热泵技术建筑应用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逾200万平方米,其中,将重点建设160万平方米的"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江水源热泵建筑应用项目,实现对云

    2011年08期 v.39;No.246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哈市126栋共八十万平方米楼体启动节能改造

    <正>目前,哈尔滨市已启动文昌街、宣化街、先锋路两侧126栋楼体节能立面改造工程。昨天,哈市副市长魏伟对哈市既有建筑节能立面改造施工现场、阳明滩大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据介绍,本次节能改造楼体面积达80万平方米,改造风格主要为欧式风格。部分改造楼体位于文昌高架桥、宣化街高架桥两侧,

    2011年08期 v.39;No.246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西格里集团首度参加2011国际建筑节能展展示ECOPHIT采暖和制冷系统绿色建筑材料

    <正>[2011年8月11日,上海]全球领先的碳素石墨材料及相关产品制造商德国西格里集团(SGL Group-The Carbon Com-pany)将于8月17日至20日期间参加在上海举办的2011国际建筑节能及新型建材展览会(展位号W2 7420),期间将向广大参观者推介其ECOPHITR多功能石墨建筑材料,进一步推进

    2011年08期 v.39;No.246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山东济宁全面推动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开展

    <正>记者在济宁市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及节能改造会议上获悉,济宁市以公共建筑节能为突破口,全面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确保完成今年节能减排目标。会议公布了济宁市第一批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单位名单。

    2011年08期 v.39;No.246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暖通与空调

  • 基于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

    蒋虹;

    对变风量空调系统进行设计,将整个变风量空调控制系统设计划分为5个控制回路:房间温度控制、送风静压控制、送风温度控制、新风控制和室内正压控制。整个控制系统由以太网、BACnet、Modbus这3层网络组成。从控制器和上位组态软件的应用两方面详细介绍了变风量智能空调分布式控制系统,经过分析与比较上位机监测得到的试验结果,系统的设计和控制方案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2011年08期 v.39;No.246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 热回收新风机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黄秋华;

    排风热回收能有效降低建筑物的冷或热负荷,地板送风技术具有换气效率高的优点。介绍了采用新型扁平风管,将排风热回收和地板送风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住宅建筑中的范例。

    2011年08期 v.39;No.246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 空调系统冷凝水的回收利用分析

    张丽洁;杨晚生;

    针对通信枢纽楼空调系统的冷凝水量大、运行时间长、运行稳定性高的特点,分析了通信枢纽楼空调冷凝水回收的基本条件,并结合实际枢纽楼的运行情况对回收系统的经济效益、投资成本、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枢纽楼冷凝水回收的技术措施和基本方案,为枢纽楼空调冷凝水水资源循环提供了基本思路。

    2011年08期 v.39;No.246 14-1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板式空气全热交换器在上海地区的应用性分析

    马力双;杨洁;张旭;

    以实际工程运用为例,分析了板式空气全热交换器引入空调系统后对于系统运行能耗的影响。根据实测数据计算了全热交换器的全热效率、潜热效率和显热效率,并且得出了在设备使用年限内静态和动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2.8年和3.3年。板式空气全热交换器在上海地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011年08期 v.39;No.246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办公室室内空气品质及热舒适模拟

    龚石辉;沈致和;

    利用CFD软件Airpak,对某办公室在夏季工况下室内空调送风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所得结果分析室内空气品质及热舒适,为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优化设计及室内热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

    2011年08期 v.39;No.246 19-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新能源与绿色建筑

  • 绿色建筑中风环境模拟流程的标准化研究

    何开远;甘灵丽;周海珠;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对建筑室外风环境进行分析是绿色建筑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然而,风环境的模拟流程工作千差万别,有必要对风环境的模拟工作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模拟流程。从绿色建筑规划设计优化角度对风环境模拟的模型简化、计算区域选择、边界条件设置、数学模型选取、迭代次数设置、网络无关性检验等方面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风环境模拟流程,用于指导并规范风环境模拟的流程,为风环境模拟的标准化分析工作提供参考。

    2011年08期 v.39;No.246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基于土壤温变特性的地源热泵机组选型分析

    张锐;张旭;王松庆;高军;

    目前,地源热泵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地源热泵机组选型以及与地下换热器的匹配性研究还比较少。实际工程中,通常根据热响应测试结果选择机组,但是系统经过长期的运行,土壤温度、地埋管进出口水温都会发生变化,使得实际的运行参数与机组设计参数不匹配,进而影响机组的性能。通过计算机组的蒸发面积、冷凝面积,以及机组效率来分析对机组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实例进一步说明。

    2011年08期 v.39;No.246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基于低碳思想的住宅设计研究

    岳宝;郭树荣;

    据统计,建筑耗能已经占我国全社会耗能40%以上,住宅耗能在建筑耗能中约占50%。我国面临着严重的能源与资源危机下,实现住宅的低碳节能意义重大。探讨了低碳住宅的设计原则和实现途径,并结合国内外低碳住宅建设案例分析,证明住宅的低碳排放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2011年08期 v.39;No.246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对绿色建筑设计的几点意见

    崔景立;黄国甫;李杰;

    无论是绿色居住建筑设计,还是绿色公共建筑设计,主要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以绿色公共建筑设计为例,不少地区对《标准》的部分条文理解存在较大差异。

    2011年08期 v.39;No.246 33-3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墙体与设计

  • 我国建筑墙体保温板的发展状况及对策

    李珠;袁波;王蕊;周华杰;

    介绍了国内常用的几类墙体保温板材的发展状况,据此分析了保温板材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从政策管理和技术革新两个方面来发展我国的保温板材,为相关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了参考。

    2011年08期 v.39;No.246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上海地区水平固定百页型外遮阳节能效果研究

    衣健光;

    从全年综合节能效果角度,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分析上海地区3种不同尺寸的水平固定百页外遮阳对东、南、西、北4个朝向太阳直射辐射得热及遮阳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年节能效果来看,上海地区南向及北向不需要设置外遮阳,东向及西向需要设置外遮阳,且东向、西向固定水平遮阳百页的节能效果随着百页变密越来越好。

    2011年08期 v.39;No.246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 住宅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及保温层厚度优化分析

    张万征;郭凌云;程艳华;

    以某居住建筑为例建立模型,应用DeST-h模拟软件分析了建筑外墙分别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以及膨胀聚苯板为保温材料时的采暖耗热量,模拟分析了建筑能耗与保温层厚度之间的变化关系。根据建筑能耗分析结果得出外墙保温材料及厚度的优化方法,从而为建筑节能工作提供参考。

    2011年08期 v.39;No.246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居住建筑外墙热阻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

    吕晓娅;滕树龙;贾春霞;

    创新性使用了一套便捷式现场检测装置针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现场检测。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的结果对比分析以验证本装置检测的准确性。进一步应用本装置检测不同墙体住宅建筑的外墙体热阻,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评价其节能效果,以供选择和研究更为节能的墙体新型材料,使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达到国家标准提出的节能65%的要求。

    2011年08期 v.39;No.246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 纤维混凝土夹心秸秆压缩块砌块霉变效果实验研究

    马飞;刘福胜;路则光;张玉稳;刘永;董刚刚;

    将纤维混凝土夹心秸秆压缩块砌块放入恒温恒湿箱中,模拟高温高湿环境,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90%条件下放置10d,然后将内部的小麦秸秆砌块取出,观察其表面变化并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量霉菌数量。实验表明,在此条件下小麦秸秆砌块并没有发生霉变,表面没有菌落生成。

    2011年08期 v.39;No.246 48-4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 高性能窗——推进低碳建筑可实施性的必由之路

    肖晓苗;

    自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召开之后,多项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在我国陆续颁布。这些标准、规范的出台都显示着低碳建筑已然成为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其中围护结构尤其是窗类对建筑低碳化的作用举足轻重。通过分析世界范围内的高性能窗发展,由热工因素得出如何制造和在建筑中使用高性能窗的方法,并对其使用的优越性和经济性进行了论证,以迎合当下低碳和节能的建筑主题,并力求找到高能效率、经济适用以及环境保护间的平衡。

    2011年08期 v.39;No.246 50-5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秋冬季围护结构绿化对建筑保温性能的影响

    葛海杰;林星鑫;

    制作两个相同的模拟实体建筑的混凝土模型,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在一个模型的围护结构上布置100%覆盖率的屋顶绿化和50%覆盖率的墙体绿化作为实验模型,另一个不布置绿化作为对照模型,采集两个模型内外部的温度数据。计算分析表明,2010年10月~2011年3月间,实验模型的平均积温要比对照模型的高1.31,绿色植被能够有效降低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提高围护结构的热阻。经过计算,本实验中采用的绿化方式能够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约10%。

    2011年08期 v.39;No.246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 浅议墙体的节能形式及造价

    李玉石;朱绍忠;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节约能源受到世界性的普遍关注,在我国亦不例外。国家已发出对建筑节能强制实行50%、推广应用65%的国策。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大计。建筑物外墙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改进、保温材料的更新对建筑能耗的降低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2011年08期 v.39;No.246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辽宁地区建筑围护结构适应气候的设计方法研究

    李忠良;

    阐述了辽宁地区气候条件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建议建筑节能设计从多方面考虑;提出了在设计过程中合理减小气候因素对建筑造成负面影响的办法。探讨了在没有机械热调节设备的情况下,辽宁地区建筑的围护结构构造对于气候的适应性设计方法。

    2011年08期 v.39;No.246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电气与智能建筑

  • 江苏省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陈晓明;

    阐述了建筑电气节能的重要性,指出了江苏省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的不足之处。简要介绍了目前江苏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执行的主要法规文件及标准。明确了搞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及需要掌握的主要技术措施。最后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和希望,展望了江苏建筑电气节能的美好前景。

    2011年08期 v.39;No.246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节能改造与节能技术

  • 广西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适宜技术分析

    潘文明;周维;朱惠英;

    以广西某既有住宅节能改造试点工程为例,通过分析不同的技术方案,提出了针对广西地区既有住宅节能改造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并运用节能计算软件对其节能改造前后的能耗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以此检验该住宅楼的节能改造效果。

    2011年08期 v.39;No.246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安徽省城镇既有建筑外门外窗节能改造探讨

    张虎;鲁祥友;

    对安徽省城镇既有建筑外门外窗的节能现状进行了随机调查,分析了既有建筑外门外窗的热工环境及其对室内环境的影响。研究认为,外门外窗对建筑节能贡献最大,应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改善室内环境的重点;提出安徽省既有建筑外门外窗的节能改造须从外门外窗型的确定、框扇型材的选择、节能玻璃的选择、玻璃周边的密封及隔声等多方面入手,才能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同时改善城镇既有建筑的室内环境。

    2011年08期 v.39;No.246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天津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政策与模式研究

    姜德义;朱磊;龚科家;张金琨;刘海涛;

    针对天津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现状,指出目前天津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成熟的模式和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从改造思路、机制、主体、融资渠道、激励政策几个方面提出适合天津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与模式,旨在解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为推进天津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2011年08期 v.39;No.246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 上海某宾馆冷热源改造方案的比较分析

    李敏;王长庆;

    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以上海某宾馆冷热源改造方案选择为例,对3种备选方案进行了优选,提出适用于本工程的冷热源方案。

    2011年08期 v.39;No.246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