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碳中和

  • 基于抗风压性能的建筑外窗碳排放计算方法研究

    罗智星;于运星;胡昕月;卢梅;王海宁;钱雨翀;

    外窗是建筑碳排放量化计算过程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抗风压性能作为影响建筑外窗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也对其碳排放产生着重要影响。以抗风压性能为导向,依据建筑外窗较易获得的基础信息如窗框长度等将窗户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与其建立联系得到对应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并以标准和市场常见的窗户形式配以铝合金、塑料、木制窗框以及中空、单层玻璃为例进行了建筑外窗碳排放因子的更新和完善。为使建筑外窗碳排放实现快速便捷计算,以抗风压性能、外窗面积等因素为基础进行了碳排放预测模型的建立,以供相关研究参考和使用,同时为建筑碳排放、碳减排相关策略的科学制定提供指导。

    2023年11期 v.51;No.393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绿色建筑

  • 超高层建筑室内外热环境参数实测研究

    朱新荣;王纬乾;牛延延;宋家雪;杨柳;

    室内外热环境参数是建筑热工与节能及暖通空调领域的重要计算参数。为考察高空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动态变化,对西北盆地城市中心区某超高层建筑的裙房平台、屋顶、底层房间和顶层房间进行了现场测试,获取了室外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太阳辐射强度和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裙房平台的平均温度比屋顶的平均温度高,屋顶相对湿度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裙房平台和屋顶的黑球温度值随着太阳辐射变化而变化,屋顶黑球温度值较大;梯度风效应实测值远小于经验模型结果;底层房间温度以及相对湿度的变化较为平稳,而顶层房间恰恰相反,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时需要区别对待。旨在为超高层建筑的舒适度及节能设计提供合理的数据支持。

    2023年11期 v.51;No.393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 适宜于福州市低能耗建筑的热设计优化策略研究

    皮魁升;

    被动式低能耗技术是实现建筑节能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低能耗建筑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节能潜力。夏热冬暖气候区的气候特点决定了低能耗技术在该地区建筑设计应用中的特殊性。为寻求适宜于夏热冬暖地区北区低能耗建筑的优化设计策略,以位于福州市的某低能耗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定性提炼其所蕴含低能耗技术的基础上,利用Ecotect软件对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及自然通风强化设计两方面进行优化,提出了适宜于该地区低能耗建筑的热设计优化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当地低能耗建筑的热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亦可为该气候区低能耗建筑的应用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2023年11期 v.51;No.393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 新加坡商业建筑能耗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游;

    商业建筑在建筑行业中是减排工作的重点。新加坡在建筑能耗管理和节能减排工作方面可为我国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基于新加坡商业建筑的能耗表现数据,通过箱线图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方法,分析了新加坡商业建筑的能耗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加坡不同功能类型的商业建筑中能耗波动和能耗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能耗波动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零售类、办公类、混合类、酒店类,能耗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零售类、混合类、酒店类、办公类。新加坡商业建筑能耗与竣工年份、使用空调面积占比、LED使用率显著相关,且均为正相关关系。此外,不同的绿色认证状态和各种功能类型的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也各有不同。研究结果可作为参考依据,对我国商业建筑能耗定额和节能指导工作做出启示。

    2023年11期 v.51;No.393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 基于多性能优化的活动式折叠表皮设计研究——以广州地区办公建筑为例

    马智超;

    近年来活动式表皮成为了办公建筑立面设计和性能优化的重要手段,对室内光环境、热环境和能耗均有影响。因此,首先针对广州地区设计办公建筑活动式折叠表皮的形式,以室内照度情况作为表皮运动的控制方式,并在Ladybug与Honeybee平台上模拟得到全年表皮开启状态,接着对不同朝向办公室的不同表皮情况(活动式表皮、固定式横向百叶、无表皮)的光热性能和能耗性能进行模拟研究。以无表皮的情况作为参考基准,计算活动式表皮和固定式横向百叶相对无表皮的性能优化比(全年自然采光有效面积扩大比、全年眩光舒适时长延长比、全年自然通风热舒适时长延长比、节能率),发现南向和西向办公室采用活动式折叠表皮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化效果。

    2023年11期 v.51;No.393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 基于实地调研和网络调研的户用屋顶光伏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孙楠;傅钧;徐振红;张修诚;刘俊红;

    2021年12月-2022年7月,对359户线下用户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410户线上用户进行了网络调研,运用SPSS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检验。调研结果显示,调研对象了解光伏信息越多,安装意愿越强烈,18~30岁年龄群体对光伏安装意愿最为强烈。多数调研对象可接受小于5万元光伏初投资,光伏收益、使用年限是调研对象首要关注的问题,认为初投资过高是影响光伏投资的最大因素。基于调研结果,对于设计初投资约为5万元的光伏系统,在综合考虑投资方式、补贴、贷款等因素后,得到不同投资方式下光伏年收益率约在9.73%~13.43%,投资回报期在5.38~7.76年。结合农村居民屋顶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20%”政策,年均减碳量1.65万~8.68万t。同时结合调研结果对农村屋顶光伏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2023年11期 v.51;No.393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 基于可持续运营目标的体育馆性能化研究

    吕强;刘刚;徐宗武;

    耗费巨资建设的体育建筑是城市的重要公共建筑。它们将体育、文化、演艺、娱乐等功能融为一体,是城市复兴和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场馆运营空间的多元化拓展和使用率的提升,如何在持续降低运营能耗的前提下,保证人的舒适度逐渐成为全球众多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可持续运营成为体育场馆设计和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为了评估场馆的室内外环境,验证建筑设计方案,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技术措施来降低能耗、提高环境舒适度,选取青岛市某体育馆作为典型案例开展性能化分析,并基于参数化模型进行了室内外物理环境模拟。结果表明:直观的分析图和量化的数据具有很高的指导和参考价值,能够帮助工程师开展精细化的建筑设计工作和具体的技术选择及验证。

    2023年11期 v.51;No.393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国际文摘

  • Energy and Buildings

    侯恩哲;

    <正>https://www. sciencedirect. com/journal/energy-and-buildings/vol/298/suppl/C Volume 298,1 November 2023【OA】(1) Development and test:Future-proof substation designs for the low-temperature operation of domestic hot water systems with a circulation loop,by Qinjiang Yang,Robbe Salenbien,Emilia Motoasca,et al,Article 113490Abstract:On the transition tow ard low-temperature district heating (DH),generation sectors,distribution netw orks,and building consumers should all be adapted to low-temperature operation conditions.

    2023年11期 v.51;No.39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行业资讯

  • 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五届建筑物理学术大会成功举办

    <正>11月17日-19日,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同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主题为“双碳战略背景下的建筑物理”的第十五届建筑物理学术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2023年11期 v.51;No.393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欧盟SWITCH-Asia促进中国农村住宅可持续能源消费项目RurEnergy年度工作会顺利召开

    <正>11月21日,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主办的“欧盟SWITCH-Asia促进中国农村住宅可持续能源消费项目RurEnergy年度工作会”在郑州顺利召开。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和德国伍珀塔尔气候环境能源研究所主导的《农房节能改造和清洁采暖的商业模式》和由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和德国伍珀塔尔气候环境能源研究所主导的《绿色金融支持中国农村开展可持续能源转型》报告正式发布。

    2023年11期 v.51;No.393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全国建筑电气设计技术协作及情报交流网2023年年会暨“建筑电气传承与创新”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

    <正>2023年11月20日,全国建筑电气设计技术协作及情报交流网2023年年会暨“建筑电气传承与创新”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指引,积极探索学术组织创新化发展、规范化建设的新思路。本次盛会由全国建筑电气设计技术协作及情报交流网(以下简称“全国建筑电气情报网”)、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电气设计技术协作及情报交流网、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进行联合主办,

    2023年11期 v.51;No.393 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保温隔热

  • 严寒寒冷地区装配式钢结构超低能耗建筑连接节点热桥分析

    时元元;郝雨杭;付素娟;王萌;

    针对普通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开展红外热成像检测试验,判断普通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钢梁、钢柱是否存在热桥缺陷部位。对存在热桥缺陷的钢梁、钢柱处节点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相应的节点模型,开展无热桥节点优化分析,对比不同保温厚度下的温度分布及热流密度情况,判定满足装配式钢结构超低能耗建筑无热桥要求的保温材料最小厚度。利用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对装配式钢结构超低能耗建筑节点进行试验验证。经验证,优化后的装配式钢结构超低能耗建筑节点温度分布均匀,不存在严重的热桥缺陷,满足装配式钢结构超低能耗建筑节点无热桥的要求。

    2023年11期 v.51;No.393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 基于晴空指数的南昌地区建筑外墙的传热得热量预测模型

    张红婴;胡正璐;成晓霞;符黄喜;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以晴空指数为表征室外温度和太阳辐射的参数,研究了夏季不同气象条件下江西南昌地区建筑南墙的传热得热量。结果表明,南墙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温度随晴空指数的增大而升高,通过单位面积南墙的最大传热得热量以及南墙日得热总量也均随晴空指数的增大而升高,但其增长速率随晴空指数的增大趋于平缓,表明南墙的传热得热量与晴空指数之间为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还显示,用Rational函数拟合晴空指数与南墙的传热得热量之间的关系,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在0.99以上,表明该拟合模型可用于预测南昌地区居住建筑南外墙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传热得热量。

    2023年11期 v.51;No.393 52-5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 纸浆纤维增强水泥板性能研究

    张新玉;曹杨;韩静;陈军;董先林;

    目前我国外墙保温装饰板基材仍以使用石棉纤维增强水泥板为主,随着人们对健康与环保意识的增强,无石棉纤维增强水泥板应用日益广泛。对外墙用非承重无石棉纤维增强水泥板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研究了Ca/Si比、硅灰石掺量对板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使用纸浆纤维,并添加约5%硅灰石微晶纤维改性,保持Ca/Si在0.5~0.6左右,可以制得吸水率低、力学及耐久性能优良的无石棉纤维增强水泥板。同时,对自制工程常用的水泥板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无石棉纤维增强水泥板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和饱水抗折强度均优于石棉纤维增强水泥板,同时其抗冻性、耐热雨性能、耐热水性能和耐干湿性能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2023年11期 v.51;No.393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暖通空调

  • 四管制风冷热泵在夏热冬暖地区恒温泳池的设计应用探讨

    陈震宇;

    以地处夏热冬暖地区的福州某学校文体馆为例,从分析福州市的气候特征、游泳池空调负荷特性及池水恒温需求等方面着手,抓住温湿度控制要点,结合冷凝热回收技术,以四管制风冷热泵为基础构建了高效节能的冷热源系统,并与传统的冷水机组加燃气热水锅炉所构建的冷热源系统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夏热冬暖地区的室内恒温泳池项目中,采用四管制风冷热泵构建的冷热源系统在全年工况的能耗均低于传统的冷水机组加燃气热水锅炉构建的冷热源系统,夏季工况下节能30%以上、减排33.2%以上,冬季工况下节能28.2%以上、减排19.4%以上,该冷热源系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2023年11期 v.51;No.393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 某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气流组织模拟研究

    刘晨阳;金烂聚;何劲池;叶荣珂;徐洪涛;方远;

    数据中心热负荷大热量分布不均,其内部空调系统气流组织的合理性对防止服务器超温尤为重要。针对浙江国网某数据中心,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现有机房内部的气流组织与温度分布,并与ASHRAE 2011标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空调出口流速为5 m/s、温度为18℃时,满负荷运行的服务器中有55.3%的机柜进风温度超过了32℃;气流组织不均,不同机柜前最高风速为最低风速的5倍;提出了一种增加地板风机的重新分配冷量的优化方案,解决了数据中心冷量分配不均匀的问题,满足了机柜全负荷状态下运行的最高温度要求,保证了该数据中心的运行安全性。

    2023年11期 v.51;No.393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 亚热带季风地区地铁高架站热舒适性分析

    汪登峰;

    为研究亚热带季风地区地铁高架站自然通风条件下乘客的热舒适性体验现状,提高地铁乘车服务水平,以长沙市地铁某侧式和岛式高架站为对象,选取夏季典型日的最热时段,在站台层进行热环境实测,根据测算结果分析该工况下的热环境分布状况。以实测的风速、温度等数据为基础,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模拟了该气候条件下侧式和岛式高架站的风速场和温度场变化情况,提取了1.5 m处风速和温度的平均数值,并选用相对热指标RWI评价了站台层的热舒适性。结果表明:现场实测的热环境除温度和风速外,均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相同的室外气象条件下,侧式站台和岛式站台的风速场和温度场变化明显不同,岛式站台的热舒适性体验和侧式站台相差不大。

    2023年11期 v.51;No.393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 基于教室舒适性的送风参数寻优及感染风险分析

    林天磊;李国建;何宇航;周伦彪;

    针对当前部分教学楼教室无法满足人体热舒适要求和教室内人员分布较为密集,若存在感染者其感染风险未知等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D)模拟了不同工况的送风参数下(改变送风速度、送风角度)教室内的气流组织及热舒适性,应用熵权法对热舒适指标PMV和吹风不满意率DR进行赋权,应用多目标优化TOPSIS法对不同工况进行排序,得出在送风温度为18℃下的最佳送风参数组合为:送风速度为1 m/s,送风角度为60°。该工况下工作区热舒适指标PMV和吹风不满意率DR平均值为0.827和0.326,并针对此工况运用改进的感染风险模型进行感染风险预测,发现感染者呼出的飞沫大部分聚集在教室左侧区域,故此区域内感染风险较高。

    2023年11期 v.51;No.393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智慧运维

  • 基于线性规划和强化学习模型的零能耗住宅运行优化对比研究

    许文亚;李岩学;徐阳;王子璇;

    零能耗住宅“源”、“荷”、“储”空间上距离接近,更易通过实时管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并降低用户用能成本。以零能耗住宅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基于规则的优化控制作为比较基准,分别基于线性规划、Q-learning和DQN建立以用能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引入自耗率、支出成本等作为评价参数对比分析3种优化算法对光伏就地消纳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基于2栋零能耗住宅屋顶光伏发电和电力负荷,在MATLAB仿真环境中进行建模并求解。结果表明,实时电价条件下,一定容量电池对提升光伏就地消纳的能力有限,但能够使用户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线性规划模型取得经济效益最高,强化学习模型可有效避免系统复杂的物理建模过程,同时智能体可以保证较好的系统经济性调配效果。

    2023年11期 v.51;No.393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 基于运维稳定性的碳排放效率综合评价方法

    杨雨瑶;招景明;潘峰;李俊杰;

    建筑碳排放的控制已被认为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因素。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运维方案之间的碳排放量比较,忽略了不同方案间转换的困难以及同一方案自身的不稳定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分项用电信息的建筑能源使用时空多尺度碳排放评价方法,根据已知变量建立了碳排放基准模型来检测未知变量带来的不稳定性,从多尺度时空视角下评价碳排放效率并探讨维持稳定性所带来的可能减碳收益,成功地检测出了特定运维方案的不稳定性,缩小了定位异常的范围,实现障碍较低,可操作性更强。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异常碳排放效率,定位异常原因,更加便于建筑减碳的大规模推广。

    2023年11期 v.51;No.393 93-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节能改造

  • 基于实测数据的北京市大型公共建筑运行电耗分析

    夏寅飞;霍倩男;牛寅平;秦越;陆元元;彭琛;周辉;

    电力消耗是公共建筑运行能耗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节能要求和建筑能源可持续发展挑战下,需对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并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强需求侧响应,了解公共建筑用能特征尤为重要。基于北京市民用能源资源统计数据,以大型公共建筑为对象,从年、月、日、时4个维度分析用能特征。分析发现,文化教育建筑和宾馆饭店建筑用电有上升趋势,需重点关注。全年月用电峰值(供冷季)为谷值(过渡季)的1.7倍,需关注暖通空调用能,尤其是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办公建筑。建筑类型不同,工作日、周末、节假日3类典型日电力负荷曲线有所差异。与工作日相比,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办公建筑节假日单位面积日均电耗降幅超30%。

    2023年11期 v.51;No.393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1K]
  • 数据中心静压箱优化措施综述

    苗益川;朱兵;岳天亮;吕丽;

    我国数据中心数量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有大量的能源用于数据中心的制冷系统,数据中心的热管理面临巨大挑战。为有效降低数据中心制冷系统能耗,需要对数据中心的气流组织进行管理。地板送风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中心送风方案,静压箱是影响地板送风系统气流分布的关键结构。介绍了数据中心气流组织的常用研究方法;总结了静压箱设计过程中的优化方式,包括静压箱深度调节、开孔率调节、障碍物排布规律调节;概括针对在运行数据中心静压箱的辅助设施优化方案,包括辅助隔板和辅助风机,可为数据中心静压箱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

    2023年11期 v.51;No.393 107-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 夏热冬冷地区星级酒店能耗分析和节能改造措施探究

    吴玲倩;刘猛;王瑞璞;

    “双碳”背景下,对既有建筑进行低碳节能改造成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为了有效降低建筑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对夏热冬冷地区星级酒店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值和用能系统的用能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经过前期能源审计、现场调研、节能改造设计后,提出对空调、热水、照明系统的6项节能改造技术措施。实践应用表明,对夏热冬冷地区星级酒店进行节能改造可有效降低其运行能耗,改造后年节能量为813.78 tce,相比改造前总能耗3286 tce,年综合节能率为21.5%。节能量占比最大的两项措施为照明光源LED改造和增加双蒸发热泵系统,替代热水锅炉制取生活热水。同时,改造后能耗达到合理用能指南先进值。

    2023年11期 v.51;No.393 114-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生态·建筑·环境

  • 土默川平原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与冬季风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黄剑霄;齐卓彦;于文婧;王志强;

    传统村落的形成受到地域条件的影响,其公共空间形态既是村落对地形地貌的回应,也是技术不成熟时应对风环境的重要手段。土默川平原整体箕状的地貌环境以及严寒地区气候特征使该地村落公共空间形态具有适地性。运用SPSS对平均风速与村落户数规模、户廓密度、围合度和天空开阔度四项公共空间形态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基于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平均风速比模型,并界定出符合舒适度要求的公共空间参数适宜性尺度区间,以此作为公共空间和冬季风环境相关性研究的切入点。研究结果表明平均风速比与天空开阔度呈正相关,与户数规模、户廓密度和围合度呈负相关,形态参数对平均风速比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围合度>户数规模>天空开阔度>户廓密度。通过对该村落舒适度占比与形态参数的研究,可知当户数规模大于170户、户廓密度大于0.5、围合度大于0.87时,村落内部满足舒适条件的区域占比有显著增强。通过对传统村落内部所蕴含的形态与风环境之间相关性的挖掘以期为土默川平原传统村落绿色营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3年11期 v.51;No.393 123-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 某办公建筑健康实践案例介绍

    刘九玲;缪保芬;蔡哲;李丛笑;刘军;冯昱;

    健康建筑是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载体,贯彻健康建筑建设理念,营造符合使用者身体、心理和社会需求的办公空间环境,是我国办公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某办公建筑改造项目的健康实践为例,从设计和运营两个角度,围绕活力设计、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及健康文化等多维度,探究健康办公建筑建设的关键技术措施及管理服务策略。介绍了办公空间融合碎片化健身元素的活力设计,室内空气、水质、噪音、照明、热湿、灵活空间等多方面的健康物理空间环境建设,以及健康培训教育、人文功能空间建设、文化活动及应急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关注使用者精神健康的服务和文化打造方法。项目实践可以为健康办公建筑的建设提供参考。

    2023年11期 v.51;No.393 132-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佳音

  • 2023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发布,《建筑节能(中英文)》影响力指数稳步提升

    侯恩哲;

    <正>近日,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编制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3版》正式发布。《建筑节能(中英文)》杂志的影响力指数CI值由上一年度的52.797上升至81.933,分区Q2区,他引总被引频次由上一年度的643上升至731,复合影响因子由上一年度的0.797上升至1.132,他引影响因子由上一年多0.675上升至0.909,5年影响因子由上一年度的0.835上升至1.026,期刊影响力各项指标稳步提升。

    2023年11期 v.51;No.393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可再生能源利用

  • 重力热管群治理矸石山自燃试验及热能利用研究

    李荣;

    自燃矸石山因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诱发地质灾害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然而,矸石山内部蕴含丰富的热能资源往往被人们忽视。为了治理矸石山自燃并利用其内部丰富的热能资源,开展了重力热管群治理矸石山自燃试验及热能利用效果研究,计算了热能资源存储量并提出了不同热能利用模式。结果表明:(1)经过为期90 d的重力热管群治理,矸石山内部温度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的最大温度超过120℃。(2)分析降温半径可知,重力热管有效控温半径为2 m。半径为1 m的区域范围内,温度降幅可达到15℃。(3)大垴梁自燃矸石山10 m深度内蕴藏的热能资源量约为7.83×10~(13) J。热能资源可用于建筑供暖、温室大棚供暖和热电转化发电。

    2023年11期 v.51;No.393 139-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 《建筑节能(中英文)》杂志征稿简则

    <正>《建筑节能(中英文)》杂志,是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建筑节能专业技术期刊。相关出版工作获得了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节能协会群智能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各相关专业委员会等权威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

    2023年11期 v.51;No.393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 下载本期数据